希望大家考公务员对家人坦诚和直接,他们会成为你考公的得力帮手

昨夜凌晨收到了一位粉丝的来信:316联考后成绩不理想,估分50多一直没有进步,而别人都是70、80分,心情比较压抑,不知道接下来如何应对。
我的回复:
你好,我能感受到你的压力。大约十一年前,我也有过与你同样的经历。当时走出考场的我,回想起考场上,胡乱填写的答题卡,惊慌失措的答题,种种的不堪,心就像从云端跌入了谷底。
我不知道事情怎么会弄成这样,也没脸见对我期望很深的父母和老师。为何别人从容不迫,奋笔疾书,而我却连答卷都填不满?难道智商不行?
不想讲太多故事,只是想告诉你:大家都是一样。即便是我,也考过60,经历过70的瓶颈。在多年沉淀,循环往复甚至机缘巧合下,行测才能将将稳定80+。
 
在这么多年经历下来,针对你的提问,有几点分享:
 
公考最大的竞争来自于不考智商
 
公考从来不考智商,这是必要承认的事实。要知道,大部分行测题,翻开解析应该很少有看不懂的。8成以上人,1道题给10分钟1小时,都能得出答案。
想象下,如果将行测题,改成高等数学或者竞赛题,参考人数至少要减少80%以上吧?正是不考智商,所有大专以上的普通人,才有拼一把的资格,才有如今的百万考生,千人竞争同一岗位的激烈竞争。
但可惜的是,大多数人宁愿相信自己笨也不承认自己懒。我的话有点难听,但不针对你。十一年前,仅备考2个月,学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我是如此,现在的很多假努力感动自己的人,更是如此。
 
揭开伤疤直面问题
 
我不太清楚你的具体情况,但很多人考公,已经不再是个人的事,大概率会牵扯到家庭、父母等。50多分就50多分呗,没考好就是没考好,对家人坦诚和直接,他们会成为你考公的得力帮手。
 
正如昨天一位学员的分享文档里所讲:
我实话实话,在我备考期间是没有带过娃的,也没做过什么家务。基本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状态。这不是我地位有多高,是我争取来的。提前和家人商量好,提前和他们说清楚,就不会出现闹心的矛盾和误解了!他们看到你这么努力在学习,也会心甘情愿地全力支持你! 
我之前看到羚羊老师朋友圈里有位宝妈一直抱怨自己没时间学习,或者挤不出时间,我就觉得要么是决心不够,没有去想办法。要么就是没有得到家人的支持,很多事情还得自己亲力亲为,那能有多少时间才怪呢。没有时间,其他都是空谈,这是核心矛盾,要做一件很重要的事去解决的!
对家人如此,对自己更要狠一点。我现在的床头,还贴着当年打印出来的60分成绩单截图。时刻提醒自己,以往的错误不要再犯,老路不要重复走。
接下来的时间,好好复盘下问题出在哪里,为何一直50多分?相关咨询和分析,我之前在文章里都有提到过,可作参考:行测总卡在50-60分,怎么办?
行测80+如何做到的?

姑且不评价你所看到的80+估分的真实性,从我这些天接收到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的人还是65-75之间的。你没必要为此内耗焦虑。

关于行测80+如何做到的,我仅有一点可给你参考:时间维度的碾压。

作为一个普通人,要在某件事上达到别人达不到的的高度,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唯有下别人不敢下的决心,唯有付出别人不舍得付出的时间。

 

早些年,为能拿到一手试题,我报考参加考试,不限专业,要5人,1000多人报名。别人眼里招录比是200:1,而我眼中不到10:1,5:1。

为什么?因为如果你像我一样,已经有了5年的系统备考经验做背书。那么这1000人,有95%人连与你竞争的资格都没有。

因为他们之中,50%的人准备时间不超过60天,80%不超过1年,90%不超过5年,95%以上的人面试经验没有我丰富。

当然说这些不是要吹嘘或吹捧,也不想评价持续花费几年的时间准备考试对不对。

我想说的是:对于普通人考公,时间维度的碾压,这是我能想到最稳妥有效的办法。特别对于在职伙伴,时间零碎是永远的痛,如果能用系统化备考的时间长度去弥补短板,那便是唯一能抓住的机会。

不管是考公或是其他,你不学习,时间依然会冷漠流逝,你依然会30岁,依然会35岁,40岁。

况且对大部分的人,行测其实不需要80,甚至不需要75,也许70就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