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163网编辑:昨晚12点,收到一位32岁伙伴的私信。32岁考公务员,不知以她的情况是否还有机会?
看完她的讲述后,有很多话想说,但一时又不知从何说起,于是今日发一篇推文,以作回复。希望能帮到同样困于此的伙伴。
我在家排老三,父母在农村待了一辈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如今已是古稀之年,行动不便,农活也荒废许久。
前阵子我们三姊妹,商量着把老人接到各自家里照顾,但总被老人以“住不惯”为由果断拒绝,怎么劝说都不管用。
感觉你的情况与我家类似。父母让你回来相互照顾是一方面,期盼你回来结婚成家有个托付,我猜想是否为另一方面?正如我父母,是不愿“拖累子女”编制善意谎言?
咱们做子女的,也更要清醒看更长远些。尽孝当然要的,但不能以毁灭未来为代价。如果我们自己都不能稳定,他们又有何可靠?考公自然是要的,但不知你有没有考虑过,婚姻、合适伴侣,也许能成为一个让你心态上更安稳备考的助力?
既然人已经回来,外面前途渺茫,眼下走考公这条路,有三点提醒:
一是,那些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做一件事,我们称之为自律的人,往往只存在万分之一。其他自律者,要么有非做不可的决心和信念,要么特别擅长做时间拆分和规划。
坦白来说,你的不自律,一部分或许是这些年对考试缺乏规划,多次错失良机,动摇了你想备考的决心。另外一部分则是自现在繁忙的工作,时间规划混乱。
我建议,你要就事论事的冷静下来盘一盘,公考这事的对你的必要性有多少?你能用的时间到底能不能支持你考?还是需要采取什么措施?想清楚了再出发,八年都过来了,等几天不会迟~
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不完美,有的是外表的,有的是内在的。既然没法忽略,硬碰硬不行,就得想方设法规避,曲线也能救国,不能被一些缺陷,影响了正常生活甚至是对自己的认知。
我从你的表述来看,文字表达能力完全没有问题,甚至比很多人都要更优秀,你不要自我否定,质疑自己的能力。在身体允许的范围内,保持每天2-3小时学习,尽力就好,回味过去无太多意义,埋头前行,心里藏着小星星,生活才能亮晶晶呀。
公考,只是漫长人生路上的一个路口。很多伙伴给自己打上公考人的标签,便认为这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要制定多么完美的规划,要头悬梁锥刺股,似乎考不上人生失去了意义,可谓带着镣铐考公。但你知道吗,单从概率学上来讲,将近90%的人,注定是考不上的。那些他们又怎样了呢?
没想到,有很多放弃考公的伙伴留言。有人进了国企,有人培养了两个很优秀的娃娃,还有的一直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发光发热……
我想可以的话,杀死那个公考人,撕掉标签。公考不过就是一场考试,尽了力了就好,没必要加上太多负担。
得失随缘,心无增减,错过了落日余晖,还可以期待满天繁星。
默默努力,慢慢成长,渐渐厉害就已经很好了!
人生在世,当然要全力以赴的去快乐呀。但这没人能做到,除了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