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163解读事业单位人员、参公单位人员与公务员有什么异同?

广东163编辑: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公务员是行政编制,主要是管理人才,而事业单位是事业编制,主要是专业人才。从晋升途径看,行政编晋升走级别,晋升途径一般是从科级、处级、局级到部级,公务员参照公务员法进行考核选拔,不签劳动合同。
而事业编走的是职称,晋升途径一般由初级工、中级工到高级工,岗位一般分为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工勤技能岗,需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从薪资待遇看,公务员的工资收入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奖励规定》等相关政策法规发放,并根据国家财政状况进行调资;
同时公务员的保险福利、录用、提升、退休等也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调任规定》《公务员转任规定》《公务员奖励规定》等相关政策法规执行。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收入由各事业单位根据市场情况而定。
事业单位人员享受的保险福利是按照国家有关的社会保险规定执行;事业单位人员的录用、提升、退休等也是按照国家劳动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参公单位的全称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是指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使用事业编制,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经批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
列入参照管理范围的工作人员,要参照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政策的规定进行管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与公务员的根本区别就是,公务员是行政编制,而参公人员的编制为事业编制。
公务员法中明确规定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法执行,也就是说参公管理单位的性质是事业,其中人员编制也是事业,只是参照公务员法进行管理。
两者的相同之处在于参公事业单位人员完全参照公务员法管理,进行公务员登记,包括所有的工资待遇,福利,保险,退休后的待遇,职务任免,升降,回避、辞退等全部和公务员一样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