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公务员这几年承载了我备考的点点滴滴

时隔一年我重新回来,感慨颇多。
两年半的时光,这里承载了我备考的点点滴滴。
之前我分享了自己的面试经验,也看到有的伙伴希望我能分享下我的行测经验,那我就将我以前备考的经验分享给各位。
仅是我个人的一些小经验,希望大家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如果自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习惯,那仅看看就行。
01行测
我在很多帖子里都讲过了我的行测经验,去年直播的时候也分享了,说白了,就是把资分、言语、逻辑这三大块的分尽可能最大化的得到。
我始终认为常识看积累,数量看速度+运气,这并不是否定数量,相对而言,我的数量15题一般都对9-10题的样子,下面在细说。
首先是资分。
17年以前资分在我心中的地位永远在言语和逻辑之后,我的做题顺序也是言语、逻辑、资分。但是在看了Stark(学员)的学习经验后我改变了,我还记得他备考联考,我备考省考时我们一起互相练习资分,那个时候他就开始优先做资料分析了,我当时临近省考,不能打乱节奏。
3月省考失利,5月事业编入职后,隔了几个月继续备战江苏省考,也重新准备笔试,第一改变的就是我的做题顺序,资分也从第三排到了老大的位置。
图片
我先做资料分析,原因主要有这几点:
第一
资料分析需要计算,刚进考场人比较放松大脑清醒,同时时间上不紧迫,计算出错的可能性最小。
第二
资料分析题是比较“死”的题,计算方法无外乎那几种,而且,计算的答案对就是对,对了就保证能拿分,不必像言语填空题那么纠结,且事后还会存在争议题。又不像数量题那样,有时候找到思路都得花不少时间。
第三
资料分析题分值高。行测分值分布一直没有官方的数据,有一种说法是按照每题正确率来给分,就是某一题答对人数越多,该题分值越低,反之分值越高。另一种说法是每题分值事先确定,不同模块分值不同。
前一种方式,非常多人都是把资料分析留在后面,常常因为时间不够,题目还没看就直接涂卡交卷,正确率可想而知,这时候如果你做对了,那分值自然很高。
后一种方式,按照很多机构给出的国考行测计分方式,资料分析都是每题1分,属于分值最高的一类。总的来说,资料分析题不是最先做,也得前中期做。最后的时间就留给那些不会做的,拿不定主意的题目。
各位在做资分的时候一开始练习追求的是正确率,在正确率提升到80%,也就是16/20时就可以练习自己的速度,20道题控制在30min中内完成。
资分没有所谓的技巧,公式背熟,举一反三,读题细致认真,做好标记,在考场上再多的计算技巧都比不上直除来得快,掌握一到两个计算技巧即可。
其次是言语
图片
言语真的是个很痛苦的模块。
有的人说多做题培养语感,有人觉得言语学的越多,题目越做越多,脑子越来越乱,还有的人说我言语的正确率是个迷,忽高忽低。其实这个都是正常的,关于这一块我不能给各位一个确切的回答,我只能说下我是怎么做的。
言语理解呢,是对题干中的一句话,说说它的主旨,看看哪个选项概括最恰当,挑挑哪个选项是主要强调的,这就要求你有一种能力,叫做提纲挈领。其实,申论、面试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申论叫你在限定的时间里,把给定材料阅读完毕,理解它吸收它,把它有条理地概括出来,摘抄出来写到纸上,说的越简洁还不失概括性,越具体还不失逻辑性,越条理还不失宏观性则最佳。
面试中失分最多的一个要素之一,就是答非所问。因此,言语理解对公考很重要,打好言语理解基本功,对拿下公考是强有力的抓手。
1、练题。
说白了还是多做题,但是不是为了刷题而刷题,而是积累考试中出现的高频词语,以及一些容易混淆意思的词语,做好笔记,打牢基础,语境+积累才是做好言语的关键。
2、提速。
阅读一段文字、材料时,注重提高迅速而准确的理解能力,尤其在平时做题时,集中注意力,快速抓取信息点。
3、狂看。
时评,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社,小说,申论材料,政府报告,反正就是多看,快速看,看完可以复述讲了什么就可以了。
言语提高文学素养,或许叫语感真的很重要,在犹豫二选一的情况下,两个选项之间的差异,就是你应该归纳的考点。如果不归纳,那还会错。
我自己有一个归纳本,专门记一些常考或者容易混淆的词语或成语,不要觉得是浪费时间,事实证明事半功倍。

接着是逻辑。
逻辑判断我真的好像没有办法给各位经验,因为我真的觉得逻辑还是比较简单的,类比、定义、图形这几块根据老师教的用起来绝对没问题。逻辑判断应该是各位的大难题,虽然还是要多做题,但是盲目的题海战术绝对起不到任何作用,只会打击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只要找到规律,抓住精髓,有所取舍,把简单的先做了且保证正确率,繁杂的留到最后,真正的难题毕竟少数,其他题目正确率保证了分数不会低的。
我今天逛社区,发现一位峰上人小伙伴,她的帖子分析透彻,尤其是逻辑这块,大家可以去学习。

最后是数量和常识。
常识真的靠积累,我从很早就说了,我喜欢看半月谈,关注半月谈公众号,每天都有题目做并抄写,我常识本已经抄完3大本了。
图片
图片
数量还是要有所取舍,如果前面三大块时间不够那就放弃数量。
按照老师说的数量几块,我把我不擅长的浓度、利润和排列组合放弃,主攻其他类型,每天积累1-2道题目就行,坚持下去,这些类型的出题模式你基本都练习过了。再加上运气成分在里面,对一半是没问题的,主要还是速度问题,这就需要前面模块基础的夯实。

希望各位伙伴看完这个之后或多或少学习到一点,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我也会经常回来看看。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路、很长、很陡,也许你走得很累,你想要放弃是很理所当然。然而,你若是停住了前进的脚步,路永远在前方,那里永远有一个你到不了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