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了老公职失败,望大家别走我的老路

广东163网编辑:我是您2021届江苏考生。昨天刚过完36岁生日,作为一名考公的失败者,总结了几点教训,作为反面教材,给学弟学妹点滴警示,不走我的老路,也算是和公考旅途的道别吧。
先说我的背景
 
普通本科,工程机械专业,毕业后家里托人进到一家百强企业,跟着项目经理入驻项目五年。项目部日子滋润,养了一身肥膘。期间换了3个项目经理,2个功成身退,1个牢底坐穿。流水的项目经理,而我是铁打的板凳位。看透后开始思考权利本质、人生价值。
16年辞职辗转各家公司,东拼西凑又三年。19年做了点小生意,忙碌且充实。也是到年龄了,家里人逼得紧,半推半就结了婚,老婆在事业单位就职。在各方压力下,我开启长达五年考公路。
19年江苏省考,初生牛犊不怕虎,行测申论两个62分;20年事业单位随便考考,没想到吊车尾进面,被某机构忽悠报协议班,只退了一半;再战江苏,考前两月匆忙备考,正好遇项目验收结算,5+2白+黑,131分名落孙山。
21年疫情,待家半年,加入羚羊老师课程,一天10小时,除吃饭睡觉,几乎都在听课刷题,141分未进面。2022年四战江苏,遗憾145未进面,今年江苏事业单位招2第3进面,面试被刷。自此,结束公考生涯。这几年兜兜转转,总结几点教训,望大家别走我的老路。
如果你是第一次考
 
务必重视,无论时间长短,程度如何,第一次备考,都将构建你对整个公考备考的认知和学习惯性,一旦形成,很难改变。19年我第一参考,养成了很不好的习惯,备考这逛逛那瞧瞧,刷题也相当随意,心情好就刷刷,有时间就学学,出了岗位就临时冲一把,对系统备考几乎零概念。
这也直接影响了19-20年我所有备考成效,分数也一直在60多徘徊。江苏至少145进面。即便后来我多次尝试跳出怪圈,但早前形成的惯性却如影随形,让多次痛下的决心,辛苦的付出,无疾而终,身心俱疲。
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次冲锋要充分准备,要结合实际把学习系统起来!第一次拿到正向结果,第二次,三次,你才有信心去打胜仗,而不是一次次衰竭。
如果你已经30多岁了
 
与我一样,立不起躺不平。对于我们来说,最金贵的就是时间。时间是花在无休止的工作任务?手机短视频的娱乐放松?左顾右盼停滞不前的内耗?或最后几次的突围自救机会?孰轻孰重,各位自有衡量。
千万不要像我一样,33岁的年纪才幡然悔悟,可为时已晚。千疮百孔的基础,难以扭转的惯性思维,被蚕食得仅剩几丝的斗志,从131-145,已是倾尽全力。
如果你有比我更坚定的意志,更早地醒悟,那么我建议你一定要做长远的打算,盯着眼前几个月一亩三分地,不如放眼未来一到两年。以我的经验来看,几月的时间基本学不透。就两年,如拼尽两年未达到预期,也没遗憾了。在上升通关闭前,上有老下有小,咱得认真考虑赚钱的事了。

如果你也要带娃

带娃还是学习?刚开始我以为是一道单选题,后来发现其实可以多选。把小孩抛在一旁看动画片玩游戏,自己又岂能安心学习?小孩模仿能力很强,我在书桌旁加了一个他的书桌。我听课学习时,他就在旁边看故事书,拼积木。从刚开始的10分钟,到现在也能坐1个多小时。
在小孩面前,我从不哈腰驼背,坐姿端正,几乎不看手机。我想用行动教会他一些东西,也能反向监督我。我觉得,学习不应成为累赘,小孩更不应成为累赘,让我自豪的事没多少,但成为他的榜样是一件。
如果你分数一直没提升
 
曾经我也怀疑过我的智商,学了这么多年,为什么一直没提升?直到遇到羚羊老师,才知道原来可以这么学。如果你的分数一直没提升,真要好好思考下问题在哪。
在我看来,大多情况下和自己智商没关系,一般要么是备考时间短了,还是那句话,几个月的时间,实在不足以有质的变化。比如行测123个考点,当时我就学了2个多月,至今还不敢说了然于胸。申论更不用说,老花那一套是需要长时间地积累和领会的。
再就是学的方法错了。有一段时间我迷恋刷题,跟着某机构的刷题班,刷了将近两万道。那是我觉得最充实的时间,但充实归充实,实际上去到自己考试做题,该错的还是错,分数一直不上不下,当然这里仅对我个人。
病因必然是综合性的。但我想说的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刷题班的模式。如果你的分数一直没提升,不如换一个方式或方法,换条路走,换个思路,也许就柳暗花明。有时主要问题不一定出在自己身上。
如果你买了很多的课
 
这应该是我最深刻的一条教训,真不要买太多的课。我这个人太单纯,公考培训花费将近6万元,还不算协议班的费用。你能说得出名字的大一些的机构,我基本都有会员账号,需要的话我可以共享给你,包括江苏当地的线下班也报过几家。
一次考试不好就开始考虑换老师,这个老师学一学,那个机构的听一听,实在是剥削在自己的精力。要知道,新老师对概念的定义,表达的方式,甚至口音语速,你都要花时间重新适应,何苦呢?
但你听多了就会发现,其实每个老师讲的主体内容都一样,不同的是老师讲课方式,老师理解的深度,知识点的串联等等。就像语文数学课本里都写死了,学校老师不可能再修改。讲的都是课本的内容,为什么会出现名师呢?不过就是老师的讲课能力罢了。
换而言之,不要跟风买课。980?线下班?xx机构?真适合?你只要确认你对老师讲课能力是认可的,跟对了人,你用心了,也在进步,那其他的就得看你自己了。
如果你还想要拼一把
 
羡慕大家还有机会可再为自己公考目标拼搏。如果你还想再拼一次。不如当做最后一次吧。好好做好规划,安排好时间;报考时别好高骛远,在好岗位和偏僻容易上岸的岗位,折中选一个吧;刷题有的放矢,不要以自己喜好刷,没意义;课要认真听啊,不要走马观花,有启发的地方一定要记下来,不要相信自己的记忆;每次考试前记得告诫自己不要想着都做完,要做好取舍啊,一道题花了超过2分钟做对了也是亏啊;
还有考试的策略,不同人顺序真不一样,别想着抄别人的;还有写字,一手好字真是信心来源,我花了半年时间练字,整齐的卷面自己看了心里都舒服;
再有就是时间,时间是你仅有的资源,工作,家庭,学习,真要想办法去权衡。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才有一些迟来的心得;如果你年纪还轻,其他不想,首先要解决就是时间难题;不要纠结辞职不辞职,如果你的工作承担了家里的必要支出,能不辞职就不辞,否则就是徒增压力;
另外如果你是面试小白,或者平时话少,性子比较内向,语言表达弱势的,面试一定要提前准备,我吃过的亏你用不着再吃一次。且学面试有助于申论底层的掌握。即便现在我不会再参加考试,但学习面试对我的帮助也是极大的。在公开场合你练过面试,你讲话会更得体有条理,你会刻意去控制语速,察言观色,重点突出。还有很多,这里不展开说,你认真学了就知道了。
可惜对我已没有如果
 
36,大概率以后不会再有考公的机会。做错的事情要有悔过,要忏悔。《天龙八部》中的降龙十八掌,招式名称取自《周易》,招式平平无奇,招式老老实实,有余不尽。年轻时既要追求“飞龙在天”,更要懂得“亢龙有悔”,才能“惊镇百里”。
这几年的考公经历,让我在舒适区和不舒适区之间频繁切换。直到发现舒适区根本不存在。不因喜悦、成功、走运就进入舒适区,也因天下无事吹着小风就一直开心。增进能力、拓宽视野、良好习惯、积累知识;不执念,不依赖、不寄托,舒适区即在内心自主可控。
现在最缺的还是勇敢
 
因能力不足、知识短板,缺乏勇敢;也因与优秀的人形成的差距远未弥补,缺乏勇敢;还因为人到中年更加保守,缺乏勇敢。缺乏勇敢地跳出现有思维,直面人生更大的挑战和可能性的勇气;缺乏勇敢地面对自己,设定更高目标,痛下狠心快速成长的决心。
因不够勇敢,现在的我既没有特别具象的理想,也没有特别执着的发财目标。但仍然对未来充满希望,所谓希望,并非确信事情总会有世俗的结果,而是坚信不论结局如何,肯定有其价值。
36岁的我,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接纳自己的平凡,在平凡中享受努力的意义。有一份热便发一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