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163网编辑:前阵子有位羊V微信问我:要不要辞职考公?
她的情况大致如下:
01.只有2年的考试机会了,但目标岗位进面分数不高(120多真不算高)
02.如果不辞职备考,一个星期的备考时间大约10小时左右
03.老公整体而言还是非常支持考公的
我猜想,应该不只她,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想法。
到底辞不辞?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
是的,我的观点比较明确。
但如果放大到全局,确实不能一棍子打死。在职还是全职备考?客观来说都可以,不过我们要结合自身条件,尽可能权衡利弊,选择一种“更低风险”的备考方式。
自问三个问题:
一、辞职后外界压力顶不顶得住?
我遇到不少辞职备考的学生,平日里简单聊天都能感受到那种内心深处的焦虑。这种焦虑,大多来自外界。
父母、爱人,甚至孩子,对自己的关心都会变成巨大的压力,让人喘不过气来。深夜患得患失,白天萎靡不振。
一旦稍有失误,就会觉得对不起父母对不起家人,陷入「自责—焦虑—效率低下—继续自责」的怪圈循环中。
特别是已成家的同学,似乎生活里任何一件琐碎的小事都能成为压力源,心态在崩溃边缘疯狂试探……
二、「报复性」学习真的有用?
对于公考备考这种持久战来说,脱离了效率而单纯去谈备考时间绝对是一种耍流氓的行为。
辞职之后,从理论上来讲看似拥有更多的备考时间。但问题在于,你真能做到自律和全身心投入吗?
自律是一种长期养成的优秀习惯,而对大部分人辞职备考的人来说,也就辞职后的1个月勉强能短期坚持坚持罢了……
与其如此报复性学习,还不如选择边工作边备考!我将课程设计成20分钟左右一节,就是方便在职党在没有整段的学习时间时,能够利用好通勤时间或者午休前后,学1到2个知识点~
这效率不比全职备考低,而且边工作边学习,适当压力也能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三、有没有做好充足准备?
很多在职党选择辞职考公,大多只有一个理由——活多,钱少,心累。理解,完全理解。
确实,如果影响到了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辞职备考也可行,但你仍然需要做一些准备。
比如衡量一下自己的小金库(如果有的话)能够支撑自己失业多长时间?或者伴侣或父母能支持的话也可以。
涓涓细流也能滋润土地。如果前面条件都不满足,可以换一份工资低但有大量空余时间的工作。能为自己提供一个相对健康的现金流,备考腰板也能挺得直~
总结起来,在职党如何“低风险”就三条:
1.做选择前想清楚,切莫一腔孤勇感动自己。
2.现在的环境,能不辞,尽量在职考
3.辞职前至少要把生活费的问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