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小伙伴听到“逆向思维”这几个字会有一种做数量关系的错觉,但是,我们今天要把它运用到言语理解中去,帮助我们解决主旨意图题,看看当主旨意图遇上“逆向思维法”,又会产生怎么样的“化学反应”!
“逆向思维”解题法
“逆向思维”顾名思义就是指从正常逻辑的反方向入手来寻找破题点,那对于主旨题,该如何从反方向入手呢?大家都知道,主旨意图题由文段和选项组成,我们正常的做题顺序是先分析文段大意,确定好重点内容之后,接着通过分析选项,看选项是不是文段所讲的重点内容,进而筛选确定答案。但是在平时做题过程中,大家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类问题,比如文段类型为问题+原因,作者重在强调对策,但是选项中同时存在多个对策项,这时,如果通过正向的做题思维来匹配选项 ,就很容易出错,不能保证正确率。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一个相对保险的方法来筛选选项,具体操作如下:
1.选项出现多个对策项时,先通过选项大致判断文段的大致主题
2.将选项代入文段中进行验证
3.检验选项是否为文段重点,如果是,则保留;如果不是,则直接排除
接下来我们通过题目来练习一下这个方法:
【例】把环卫工群体的人力资源利用起来,将之与规范共享单车停放的需求对接,是多赢之举:兼管单车虽然会加重环卫工的劳动负担,但他们的收入也会增加;环卫工参与管理单车,有利于单车企业降低损耗和成本,将更多资金用在企业发展上;对于城市管理来说,单车摆放有秩序,市容市貌也会更好。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兼管单车能够增加环卫工收入
B、城市管理应整合各方资源优势
C、环卫工兼管单车可以一举多赢
D、共享经济需多方参与才能共赢
解析:
文段首先指出把环卫工群体与规范共享单车停放的需求对接,是多赢之举,接着通过冒号进行解释说明,指出这个措施可以增加环卫工的收入、有利于单车企业降低损耗和成本、市容市貌会更好。文段为总分文段,第一句为文段的主旨句,故文段重在强调环卫工兼管单车有诸多优势,可以实现多赢。C项符合。
接着我们分析一下其他选项:
A项中“增加环卫工收入”是具体解释说明的部分内容,非重点,排除。
B项为迷惑项,提到“城市管理应整合各方资源优势”,我们运用“逆向思维法”来进行验证,根据选项内容,文段论述的主体应该是“城市管理”,且可能讲到当下城市管理没有整合各方资源优势,导致了一些不好的后果,或者可能讲到“整合各方资源优势”这一措施的好处等,但是发现文段并未提及上述观点内容,文段阐述的是环卫工与规范共享单车停放的需求对接问题,故选项不符合重点,直接排除。
D项同理,根据选项内容,文段论述的主体应该是“共享经济”,且可能讲到当下共享经济没有做到多方参与,导致了一些不好的后果,或者可能讲到“多方参与”这一措施的优势等,但是发现文段并未提及上述观点内容,文段阐述的是环卫工与规范共享单车停放的需求对接问题,故选项亦不符合重点,直接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C。
通过对这道题目的整体讲解,尤其是如何运用“逆向思维法”排除选项的详细步骤说明,相信大家对这种做题方法已经有所了解。
在之后的做题过程中,大家可以做到熟练运用,帮助提高主旨意图题的正确率!